股权分配全解
1、切忌平均分配股权
平均分配股权的问题在子,几个创始人之间意见不一致时,容易出现拍板人缺失,决策陷入僵局,不利于团队的稳定。股权分配时要避免平均分配,一定要有老大的角色。
股东人数太多,就会导致决策比较难推动。比如在做工商变更时需要所有股东签字,此时如果有股东去外地出差或出国旅游,不能凑齐所有人员一起签字,就会就误变更的时间。另外,不太稳定的小股东最容易产生股权纠纷,阳碍企业发展。
想一想: 一家连所有股东公共签字都很难快速实现的企业,投资人会放心投资吗?
数字 | 含义 | 拥有哪权力 |
67% | 绝对控股 | 有权修改公司的章程、增资扩股 |
51% | 相对控股 | 对重大决策进行表决控制 |
34% | 一票否决 | 股东会的重大事件的决策可以直接否决 |
特别强调一点,34%的股权虽然不多,但是却拥有重大事件(如公司合井重组、增值扩股、破产等)的一票否决权,可以在重大决第上对抗其余所有股东。所以,掌握有一票否决权的股东都是举足轻重的角色。
一个完整的企业股权结构,除了合理的股份分配外,还要有科学的管理体系,即提前约定好股权的得权、退出和回购机制,避免日后纠纷。
得权期: 给股权设置得权期就是说,合伙人的股权并不是一次性全部得到,而是每个周期得到一部分。
比如将得权期设置为4年,每满一年得到一部分,满4年后才能拿到全部股权。如果中途退出,就只能得到退出前该得的部分。这样不管是对合伙人还是公司都相对公平一些。
退出机制: 当股东退出公司后,其所持有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。不同的退出情形会有不同的做法,例如: 合伙人如果是正常退出,一般约定由公司回购或继续持有; 如果是合伙人违反了公司的纪律或其他伤害公司权益而被开除时,一般约定股权由公司无条件收回。把这些提前约定清楚,既有利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,也有利于维护其他股东的公平。
回购机制:当股东中途退出、转让或出售部分股份时,公司要有一个明确的回购机制,回购该股东手中的股份。
具体回购价格可以参照以下三种方式:
①按当时公司估值一定折扣比例的价格
②原始购股价的若干倍溢价
③或参照公司净资产的价格。
互联网公司股权激励的作用越来越重要,初创阶段股权分配时有必要提前预留一定的期权池,为今后的股权激励留出余地,一般期权池的比例大多设置为10%到20%,这些股份通常由创始人代持。
【更多创业法律知识请移步「豆腐网」微信公众号(ID:DOUFVIP)和官方网站www.douf.com.cn】
切换为时间排序